今年第二批学生跨出国门去德国就业啦!
9月9日,东莞市技师学院举行第二批赴德就业学生欢送会,本次赴德就业学生共25名,他们于9月10日启程前往位于德国卡门茨的戴姆勒全资子公司Accumotive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海光、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智和、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大庆等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家长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到德国就业是努力的开始
本次赴德就业学生共计25名,其中来自中德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13名,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12名。今年3月,他们在德国劳动局、德国戴姆勒集团组织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并经过5个月的德语学习。
欢送会上,赴德学生代表,来自15级中德汽车机电401班的谢建发表感言说,几年前,他带着亲人的期望选择了中德汽车机电专业;半年前,他带着自己的理想和家人的支持通过了赴德就业项目;现在,即将带着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期望开启德国就业的新篇章。在远航之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刘海光院长、各位领导老师们,还有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学院领导、老师们也向即将赴德的学生表达了由衷的祝贺与热切的希望,希望大家赴德后能遵守公司的制度、德国的法规,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琢磨,学会钻研;希望同学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坚守责任之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并常怀感恩,用实际行动回馈父母、老师、社会和国家的培养和支持;希望同学们能顺利完成学生身份到职员身份的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再难也不要放弃,再累也要坚持,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到德国就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努力的开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海光勉励大家:“同学们即将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进入社会的大学,技能是你们发展的敲门砖,而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希望同学们能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珍惜把握赴德学习的机会,不忘初心,努力拼搏,实现自身的理想。无论同学们身处何地,顺境还是逆境,母校一直在这里,时刻为你们保驾护航。”
创新“技能+学历+国外证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院实习型工厂,记者采访了即将赴德国工作的杨雄等几位同学,杨雄告诉记者,他是2013年初中毕业后来到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学了两年中技后才升到中德机电班,现已学满四年,并已通过相关考试,经过强化德语学习后,将赴德国工作,很是期待。
据了解,自2013年起,学院率先在广东省全面开启中德、中英职业教育项目合作,先后引进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模式,采用他们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学习领域、管理方法及考核方式,培养无缝对接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学院创新和践行的“技能+学历+国外证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员工技能提升弹性学制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学业+创业”培养模式等五种职教新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了职教新常态。
目前学院共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中澳等国际合作班(含台湾课程班)84个,涵括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作、现代物流、机器人、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24个专业,在校生共2292人,向社会输送了500多名具有国际视野和技能的中德、中英班毕业生。
今年2月26日,学院14级中德机电和中德汽车机电两个专业共10名毕业生顺利抵达德国萨克森州,于3月1日作为机电师正式入职德国萨克森州卡门茨戴姆勒全资入股的子公司Accumotive GmbH&Co,带薪进行两个月的德语强化学习后正式上岗工作,并享有和德国当地员工同等的晋升深造机会。3月24日,德国联邦劳动局组织专员赴学院面向应届中德班毕业生展开了为期6天的面试遴选工作,第二批25名中德班的学生顺利通过面试。